黃帝陰符經辨

黃帝陰符經辨.上卷

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,盡矣。

觀天之道是爲理也,制天之道則陰陽動靜,明天理知曉陰陽,天道足盡以爲用之。天者陰陽之總稱,陽精炁輕清而上浮爲天,陰之精炁重濁於下是爲地。天地相連而不相離也,地上則天。天地陰陽二炁,炁中有子名爲五行,五行乃天地陰陽之用,萬物從此而生,萬物則五行之子。所以觀天地之道,執天地陰陽五行則興廢可知,生死可察,除此而外沒有可以觀執的了,所以言語此也。

故天有五賊,見之者昌。五賊在乎心,施行於天,宇宙在乎手,萬物生乎身。

天生五行爲五賊,使人用心觀之,奉天而行則宇宙在一掌之中,萬物則生於身上盡明瞭。五賊五行之炁五星也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賊者害也,逆之不順則與人生害,故曰:“賊”。聖人稱之五賊,天下之五德,人食五味則死,無死則棄之,此五賊之意思。陰陽中包含五炁,所以說天有五賊。五行五賊,在天爲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,在地爲五嶽,在方位爲五方,在聲爲五音,在食爲五味,在人之爲五臟,在道爲五德,不善用之則爲賊也。然賊之五行須相互制約,否則生殺不停天下之亂也,無制約也能盜竊人之生死,萬物成敗,是以言賊也。見而昌者是明瞭五行制約之道,審陰陽興廢之源而行之,如人能知五賊之道善而明之,則是爲福德之根昌盛之源。人尚能知之五賊藏于人心,明心觀之五炁行順和天機而不失之,則宇宙在乎掌中,萬物生乎身上如此則吉,何有不利之說呀。于道同遊豈能不昌,爲官之道執於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則富貴榮華豈能不爲昌盛之景,爲軍事之道明五行順逆則戰必勝之,其焉能不爲昌之。此乃是五行相生而用者昌,乃是道德合于陽也,五行相克之道用之則賊害合于陰也。三教度世理在修善是稱道德,不令修惡而稱爲賊害也。知善修道德者是陽之主,陰惡賊害者魔也是爲陰之。故人曰:“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,此則至道也”

天性,人也;人心,機也;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。

人心主魂,身即爲神府,爲人于施五賊發於心,故心明之人所爲之事必合天道。人五行之子稟性乃天性也,天機之善舉在人心所明,是爲機也。宇宙雖廣其觀之在手掌之中,萬物雖多,生殺不出於術內,適宜心正可避邪也。立天地之道尊五行之規,知陰陽之理明無賊之性是天道也,立天定人之際在於五賊之明,然此須以人而行方能成之天道呀。

天發殺機,龍蛇起陸;人發殺機,天地反覆;天人合發,萬變定機。

天含五炁逐爲生殺之道,天道生殺皆合其機,宜不妄動陰陽改變時代變遷,去故生新此天發殺機皆至公道也。乘天威殺機龍蛇沈隱皆能震起,而順應天時暢達天地之間是爲乘天之機不失機也。人發殺機,天地反覆者,人是五行之子須順五炁之生殺,任陰陽之天時何能擅自生殺呢?世間法殺人者死,殺生者獲罪。人不能妄動殺機,奸臣逆子違天道而發殺機,自行兇惡損害於世,擅行妄動屠戮殺機者同如翻天地複,如此大亂天下者視爲逆天之大禍,此則人怨神怒天必將誅之,是爲天人合發萬變定機。懲罰奸邪順天應時皆合天機之機,至公之道也。天下靜萬物鹹服無敢妄動是名定機,君臣之道貴於公正,人迹之情莫如友善,其則天機應運同天之道,則人安其心物則安,體之五行按其位,性安明心,上天施好生之道德,下民行仁義之善施,則災害不生,人若合於公道則千變萬化無不定矣,禍亂不作天人順靜名定基也。

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

人之巧拙不可顯露,擇善而爲無有憂患也。人之秉性智巧拙賢愚等共有之,爲人之性宜靜不宜現,聰在外現必招其禍,明在內伏藏者福性有之。其不聞密字之密嗎?失密責成害,伏藏賢人之道,縱有巧智善辨之性博學多聞之才,動靜合其機宜不可爲巧現外露也,則善而爲之則伏藏有道。伏藏于身,伏藏於心然後內觀正性,外視邪淫,善者行之,不善則遠之,修身練性而成聖人,其他人何知我之巧拙之行,皆是我擇善修行之故成耳。

九竅之邪,在乎三要。可以動靜。

人之九竅都爲邪,皆能生出無窮之患,其要者耳、鼻、口也。能使三口慎戒緊忌,其無有患禍。人有百骸九竅五臟而存之,人稟五炁而成形體,運動者九竅,邪正福禍者在三要耳、鼻、口。道德者眼不視邪色,耳不聽邪聲,口不談邪事。正事則視而談爲動也,涉及邪惡妄念之事心不動、眼不視、口不談爲靜之。遇善則動逢邪則靜,心正無口過之患行天下則無損之,其三要之可靜可動之意。

火生於木,禍發必克,奸生於國,時動必潰;知之修練,謂之聖人。

火比喻人的性,木如人之身。使人能治國安身,則邪火不發,然後修身養火以成聖人。木中有火如人體中邪惡之性就是五毒之火,木中藏火慎勿忘動,火發則木焚。身中邪毒切勿故縱,恣之則萬善俱滅,其身必毀。有國則有奸邪之類,奸賊之心害國圖謀,聖君仁義道德禮制天下,社會康泰其奸無發之時。然君臣無道奸邪滋生于國危之時,時到則發,動則必潰也。人之九竅三要巧拙動靜,有道德定惠隱伏身心之中,諸邪淫則不能興之。是以奸禍藏于木國,以比諸邪淫伏於身心,賢哲之士則通詳達"一言以蔽之,曰思無邪",明悟正行正道而去邪淫。其正性明心行天地之道,而修聖人之行,修煉聖人之道,爲順天時內懷道德外任良知,修煉成聖人之實,是賢人學之得其法。唯以五行之善正,不違天時,不逆地理,不傷財害物富國安民之聖舉,此乃得其正法道德也。

黃帝陰符經辨.中卷

天生天殺,道之理也。

天覆地載萬物潛化而生,萬物沖炁暗中滋養故爲盜也。天地陰陽也,天地之子五行,陰陽于五行共成七炁也,除此而外無他可滋可養,天地萬物胎卵濕化百穀草木結承陰陽五行七炁而生之。從無到有,無形到有形潛生撫育以成其體,猶如窺盜而不知覺,天地盡其炁且用於萬物,私納滋生各獲其利各得其安,其行如盜何異?萬物盜天地之時以利雨澤之潤,使其萬物滋生。

天地,萬物之盜;

萬物盜天而長生,人盜萬物而滋養其身,其自然之理。人於草木同之皆得陰陽而生,只爲人心上位上長且俱靈性是爲萬物之靈。人心位上其心智度則感,則能反思己行反照自性,知本達明,善知陰陽五行,明天地卦機之用也。人於七氣之中所有生成之物最能潛取以滋養其身,吃住行皆皆所用,上天之物、下地之生命。天有時地有利,人盜萬物方是物物之衡四時常轉,其和天地之道也。萬物盜天地以生成,人盜萬物以資身,但須分明合宜,以歸自然之理即萬物人盜之意。

萬物,人之盜;人,萬物之盜。三盜既宜,三才既安。

天、人、萬物三盜盡也,合其理宜之,即盜亦有盜,三才則安。人盜萬物以滋身享受榮華富貴其本也,然所盜不分時節不合天地之理,則萬物反能盜人也,以生禍患無窮。明三道之規是爲自然之理,凡此道則是盜中有盜,其萬物則安也,天下則盛之。然盜亦有盜,何適其無道也;三盜之宜須有道令方合天地之理,盜不越分生命常續禍患則無也,此方使三才不差物物盡安,天下同也。

故曰:食其時,百骸理;動其機,萬化安。

人之飲食不失其時也,則身無患害,就其動則合其機,天理之通,萬化之順安。人之性命者皆須飲食滋養,味於物皆道炁,道炁以實滋形潤神歸於飲食之用。黃帝曰:“人服飲食必先五味、五閔、五菜、五果,皆須調侯得所量體而進,熟則宜生生則傷髒,此食時之義也。”故飲食不失其時,滋味不越,宜分適中則宜也,則四肢暢順五臟安合。尚聞冬飽則身暖,夏飽則身涼,溫涼適宜百骸理正無疾病之苦,此皆天理通暢之理,萬化皆安之大義也。

人知其神而神,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。

陰陽生萬物人爲之神,不知有正道,然而不能爲之神生萬物也,其陰陽則神也。神者妙而不能測之,陰陽不測謂之神,人但見萬物從陰陽日月而生謂之神,殊不知陰陽日月從不神而生之,何不神之?乃至道也,道之虛靜寂然而不神之,然皆道能生日月陰陽三才萬物種種,而獲安順皆從道虛靜中來的,此乃不神之中而有神矣。此理明之飲食修煉之士明悟無爲不神之理,反照正性而修無爲之道,存守道心反朴歸無爲之道,玄玄妙玄方正寂然而不神,此則不神而能至神之明矣。

日月有數,大小有定,聖功生焉,神明出焉。

日月者陰陽之精炁也,六合之內爲之道,日月運轉天機之理,日月度數大小律曆所以有定運轉不差,其道之功也。六合之內日月照耀陰陽運行而生成萬物有動生之功微妙之聖也,是故聖功生焉,神明出焉。陰陽不測謂之神,日月明朗之謂明,陰陽之神日月之明故曰神明。天地萬物皆承聖功神明而生,乃從無出有其功用顯著是謂神明,萬物大小有定不相違越,其天數然如此萬物相安吉祥也,适才方現天地聖公之力生焉,神明之功出焉。

其盜機也,天下莫不能見,莫不能知。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得之輕命。

天理盜機天下莫不能見,莫不能知之。君子得之天下之幸,小人得之死於非命。盜機神妙見之難也,盜機者三盜之意,萬物之盜天下昌盛,人皆知其生不知其死,知之盜機生髮不知其盜機之理,焉能知之盜機之功。天下人鹹而共見此盜機之功,但莫能知其深理,身在其中不知其意。君子則知善德固躬之機,明道中包含萬善所求必之相應所回聲,自設其善見然明修,動習萬善之機於道契合,正心守一精心習修。得其神妙機理以滋其性,盜神水華池玉英金液以致神仙。君子知此妙道之機修煉以成聖人,是故君子得之明固躬矣。圖有計謀知輕命之機者小人,小人只知榮華富貴使一生爲此奔之,然所得一時之快尚不能就成聖人之道,是小人之智亦常人無分也,哀哉,生生之生死,常人之生死之樂也,嗚呼哀哉。

黃帝陰符經辨.下卷

瞽者善聽,聾者善視。絕利一源,用師十倍;三反晝夜,用師萬倍。

瞽者善聽,聾者善視此皆人之精也,求生之能。常人則耳聽邪音目視淫幻,則其心不正,喪失人德,如瞽者聾者何異?正德之士雖耳聞萬種聲音不爲利欲者,心明之,其心不動。目見種種淫幻則其思不亂,萬物於身心而不亂,其心正、耳聰、目明者凡事不精成。心思正定絕利欲所誘,無愛憂貪著之心則身心不亂,然能精思法機皆合天道,此之精情超常者十倍利益于事成,何許用兵師也;凡人身心正定耳目聰明善智用事法機必于常十倍也,則更能日夜反復三思,精思天道法機凡舉成事何之萬倍之功,凡事三思而後行再思而可明知。師者兵凶也,修道之人不臨凶事,尚能三反精思深謀遠慮雖寡然其謀略有定,則進退有道何有傷害?此皆以用師兵喻修煉者善保其身之道德之尊耳。

心生於物,死於物,機在目。

道德之士不妄生機也不妄動,然人取萬物滋身養命亦天然之理,切不可過之,過者貪也。其貪於心而發,過則傷萬物之性命,心貪於物欲者損壽,亦非天道法機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,所貴之知足適中,心不貪於物則不傷己之正性。人動發妄生之心皆在於兩目,有目視而心生,目視荒淫則目昏,是以機在目。當明戒慎之心,使雙目有定勿視妄邪淫亂之色,能戒目收心則神正無禍敗之時,而使心雖於物則不生妄動之機,以固壽保命也。

天之無恩而大恩生。

天地萬物自然有之此皆道也,天地生而不有爲,而不欺萬物,所舍其身而不求於恩報萬物,萬物承天之撫育自懷恩於天,然萬物則感其賦予,自有恩生以報。適宜老子說:“生而不有爲,而不持長,而不宰。”人道應感天地生成之恩,不爲己私妄動有違天道,明人之德善萬物同修。

迅雷烈風,莫不蠢然。

迅雷烈風則陰陽相激博而發動,此乃天地楊威之時,人術不正,心懷蠢妄之念懼然有不驚不恐也。然道德之君撫育萬靈同天地之仁,則大地生生萬零皆自歸本性感恩於君,感戴天地生身之德,各守本分各安其業,何不逍遙自在;修道者能宜正性而修,皆順天地之法則,隨逢天地楊威,我何俱恐慌之心呢?

至樂性餘,至靜則廉。

人于欲樂性也,然其樂之有道有度,無道無度之樂乃是人之常樂,其歡娛之樂也,此種娛樂時時而長無有階度,人性失之無有餘也。有道之樂是君子之善樂,不越章法循天理所行,其樂爲衆生萬物計,然其樂發至本性,性心相同其樂尚餘。心正性明無私何樂不爲,何其有憂恐之憂呢,有道度者不爲世俗之樂而淫神,清靜自然之樂,萬合天機,性靜情逸神貞志廉也。所謂貴則語通,福則身通,窮則意通,靜則神通,此四通之內意存本守一可至靜至樂,人若能至靜則可至神通,實意爲之至靜則廉貞也,至尚廉靜則逍遙有餘,萬法皆從靜中生之。

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。

天者至道也,然道包含萬類幽深恍惚無有形之不可窺測,是其至私私也,隱藏之意也。能于冥冥之中應用無窮生成萬物,各具形體而用是命至公者,公者明白現用衆可觀其此意。道德之君智慮廣博包總萬機智謀巧拙進退,然能私隱於心爲己私呢;人不可得而窺視是其私也。能以其動用觀察善惡是非,施政令行賞罰,顯然明白爲天下機可謂至公之用也,天道幽隱不可窺視爲私,萬物生成乃天之聖功顯現至公至道。

禽之制在炁。

禽者羽化百鳥之類,炁者天地陰陽之炁,人之運動在於手足進退爲利用,禽鳥運動皆以翅膀羽毛鼓動炁心運動上下自如,此乃禽鳥善用天機之妙象。鵬搏上宇九萬里,其機在炁,集用炁而升之,其鵬之善明天地之炁也。人之最靈不能善用天機固躬養命,以致長生久視而不可爲之,其人性之悲也。人若能善制馭道德之炁,則遨遊太虛禽鳥不足比,則天地通體造物主之象也。

死者生之根,生者死之根。

人生在世皆因貪生惡死,皆自厚養其身是萬物爲己私用,愚人爲物欲所貪,而違生道之理則無長壽,違天機則損命是生者死之根之意也。服食養命必須飲食以天然之合,但在於儉戒合理適中則吉。道德之君知天機得長生,潛心修煉服炁辟穀休食之性,心若死灰形同槁木,世人觀之必死之象,殊不知其實長生之根本之體也,故曰:死者生之根。賢人明理損己助他,以求道德之妙,任其自然逍遙,其年代長久後代真源得續,是以天機成道無死。

恩生於害,害生於恩。

人生向背恩害互生,本無害也無恩,皆因救害而有恩,有恩則生害。如君子少有患難得他人之助,懷恩感激則終生不忘其恩,君子行善而感恩以報,適宜恩生於害。小人者承君子之恩,顧己身居榮華不能戒身明智,持權無禮終至身陷羅網,小人辜恩而起害心,則害生於恩也。道德之士感天地撫育之恩,不辜負天恩爲道生成之德行,善行正反還原,則無害可生於恩,恩亦無有生害,不將恩害以憂自性,守靜至和萬無憂之。

愚人以天地文理聖,我以時物文理哲。

人以虞愚聖,我以不虞愚聖。人以期其聖,我以不期其聖。故曰:沉水入火,自取滅亡。

愚人見日暈風雨雷電水旱災異而生憂懼,殊不知君臣道德政理安撫黎民常生傳禍爲福,依此時物文理哲唯聖人明君之知矣,人仰觀三光天文之變,使見雷電之震怒或寒暑不節水旱蟲蝗,恐禍及己身變懷憂恐,愚人以此爲天地文理聖。物文理者君心懷廉靜臣效忠貞,唯天機爲時禍不我生,天下康泰寰宇寧靜,縱天地災祥何能爲也,聖人以此爲時物文理者。若明時物之理者皆能轉禍爲福易死而生,常人所見天地日月星辰萬物以爲理,然賢人則知天地萬物並日月之生,天地懸日月照善惡垂列以示吉凶,皆道德自然之理。

自然之道靜,故天地萬物,生天地之道浸,故陰陽勝。

天地萬物之始終,然自然之道,天地垂憐萬物滋生,是故靜則萬物休憩生生不息,皆天地之生,天地之道浸而爲聖者。聖君明天機機法循天道而行,環自然自序列萬物之情續蒼生之命,是生天地之道也,然此種種寰宇大象皆爲陰陽之用。

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。

陰陽互生互化萬物生變在其中,陰陽相推萬物之變化,此皆陰陽之性也。陰陽相激宜於自化萬物,在於目而化於目,此乃四季順變之理。知陰陽之互化在己身修正,陰則陽生,陰則陽制,陽則陰互,陽則陰順此契機之機,是則天機在目也,精道內藏外不用之。

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,因而制之。

善哉,君子知道德皆自然理性,明天地自然秉性,順化爲同道至成也,寰宇太虛君何尚不逍遙至霄,則道法自然之成。君子見之明自然之道,爲聖人造物主可制,常人是不可制止,常人只能見而爲順。

至靜之道,律曆所不能契,鳥獸之謂也。

靜則萬物生生不息,實乃生死之道,實則天地之法,天地之道非律曆所制,然自行天機法道。昆蟲鳥獸靜則循陰陽之化生,動則理陰陽日月之順變,其生息律曆不能用之。世人之用律曆之規延續滋生,道君非用也,陰陽殊勝之法,皆易道德之現,明道善修法道傳承,唯道爲法功成天地,君不見世變無我何律曆制止;山中方幾日,世以幾載春秋夢。

爰有其器,是生萬象。

聖人知黎民之愚,懸天垂萬象,以象類法,萬象之法皆歸八卦爲用,是聖人之教也。八卦爲法,然明理八卦之法象,理八卦之陰陽,此皆方可知八卦之法宜用也。然法於術同之,一根兩花道用也,即一陰一陽象爲天地,一動一靜互爲表裏,一體一用施于法理,適宜八卦爲法甲子爲術,皆道至於世所用耳。

八卦甲子,神機鬼藏。

陰符經法象神樞,天地法藏,法然歸一。

陰陽相勝之術,昭昭乎進乎象矣。

陰陽萬象,言不盡也。